目前中國青少年患上沉迷網絡的比例達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沉迷網絡傾向。如何讓自己的孩子遠離"沉迷網絡"成為不少家長的心頭大患。如何正確 的引導你的孩子遠離"沉迷網絡",從"沉迷網絡"的"魔爪"中掙脫出來?
麥田對家長的承諾:
讓孩子在特定環境中獲得安全、歸屬及尊重的人性需要,體會到自立、平等及榮耀的價值觀念,感受出真誠、良善和美好的人格追求!我們承諾:在麥田,每一個孩子 都會獲得安全、健康、充實和快樂的嶄新體驗,以全新的姿態走進學習、生活和工作之中,不斷成長為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麥田,一個給孩子一生良好影響的權威教育機構!
麥田沉迷網絡教育的四大優勢:
一、調整期:自立教育、習慣教育、紀律教育,行為訓練矯正不良行為習慣,跳出沉迷網絡泥潭反思自我。
二、解除期:心理教育、文化教育、素質拓展,內觀森田拓展疏導成癮心理,重建健康心理人格激發自信。
三、鞏固期:特長教育、興趣教育、勵志教育,興趣特長培訓豐富精神生活,勵志感恩教育糾正認知偏差。
四、追蹤期:家庭引導、回放調研、勉勵計劃,家庭教育完善父母親子關系,定期追蹤回訪確保轉化效果。
麥田的沉迷網絡觀:
隨著高科技的飛速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被貼上了沉迷網絡的標簽,青少年沉迷網絡癥是指青少年過度使用互聯網而導致的一種心理疾病。使青少年成為沉迷網絡的高發群體的主要成因包括個性心理因素及社會因素,表現為一系列的精神和心理癥狀、軀體和生理癥狀以及其它不良社會行為,這既嚴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影響社會、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正常發展。
麥田沉迷網絡教育模式簡介:
認知療法+系統脫敏療法+代替療法+勵志教育
1.認知療法:家長和沉迷網絡孩子像朋友一樣協商,雙方互相尊重,首先跟孩子說學習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務。向孩子說明沉迷網絡會給他們帶來的危害:如荒廢學業, 損傷身心健康,上網要錢,而錢不夠便會養成說謊的習慣,上網占用時間過多會疏遠親情與友誼,不利于心理的發展。家長應跟老師主動溝通相互配合,了解孩子的 行為和心理。
2.系統脫敏療法:千萬不要指望孩子能夠一夕之間就能夠網絡中抽身出來,在和孩子商量的前提下,與孩子定出總體計劃,在兩個月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達 到偶爾上網或不上網。如原來每天沉迷網吧8小時以上,則第一周減為6小時,第二周4小時,第三周3小時,第四周2小時。沉迷網絡者能按計劃執行則給予獎勵 (用代幣制),即每周發給適當的代幣,到月終換為現金。做不到時則罰,但不可打、罵,而是將孩子最喜歡的食物、娛樂、看電視或其他活動予以減少,如不給吃 快餐,不給吃冰淇淋等。
3.代替療法:青少年需要充實的精神生活和娛樂,所以不讓其上網則必須找別的愛好替代。如游泳、打球,陪孩子登山、旅游等。幫助找到健康的興趣愛好,這個 尤其重要。在所有的方法中,麥田專家們建議有沉迷網絡孩子的家長們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還有恒心,幫孩子脫離沉迷網絡,是在打一場持久戰,如果 家長急功近利或是希望孩子一下子就能夠如自己所想的那樣遠離網絡,那么家長的愿望只會落空。
4、勵志教育:沉迷網絡的危害之一就是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分散他們追求理想的注意力和動力,沉湎于當下的快樂。勵志教育旨在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積極進取,而不在沉迷網絡中沉陷無力自拔。
麥田青少年沉迷網絡教育指南:
輕度沉迷網絡干預:
教育對象:能堅持按時上學,離開學校就想著上網,學習時焦躁不安,有厭倦畏難的情緒,上課不認真的情況。但學生仍有學習的渴望,并有一定自制力。
干預方法:心理輔導及行為矯正。
輕度沉迷網絡教育:
教育對象:上網也演變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網時間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漸加大,不能學習和工作。
干預方法:心理輔導及行為矯正。
中度沉迷網絡教育:
教育對象:上網時間超過50%的時刻,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沉迷網絡者往往對網友如膠似漆,關系密切,相比之下對有血緣聯系的親人則顯得更為冷漠。
教育方法:心理輔導及行為矯正。
重度沉迷網絡教育:
教育對象:心理和行為為上網這一活動所支配,上網也演變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網時間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漸加大,進而導致了個體生物鐘的紊亂,情感冷漠,人際交往圈變窄,有的閉門在家很少出門。
教育方法:心理輔導及行為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