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會的、學校的影響,更有學生自身的因素。1、家庭原因(教育目標不適當、教育方法不正確、父母身教缺失、家庭經濟貧困、家庭結
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會的、學校的影響,更有學生自身的因素。
1、家庭原因(教育目標不適當、教育方法不正確、父母身教缺失、家庭經濟貧困、家庭結構裂變等)
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就是自己的父母,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心理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偏重于智力開發,在中學階段,家長一心指望孩子各科考高分,不顧子女的心理發展水平和智力能力,忘記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目標。許多家長不懂得孩子的綜合素質的提高,與此同時,父母對孩子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家長的言傳身教,賞罰褒貶失當。在這種家庭環境里成長的人,必定心胸狹隘,人格發展不健全。
此外,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社會環境及人際關系也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出現了社會弱勢群體,特別是許多農村家庭無能力供給子女讀書,導致學生心理健康失衡。據有關調查資料表明,中國家庭的離婚率大幅度上升?,F代社會影響家庭不穩定的因素很多,社會上拜金主義盛行,國外的某些觀念對中國的傳統家庭觀念形成很大的沖擊等導致離婚率的上升。而這種不良現象的犧牲品就是這些家庭的子女。這種離異家庭的學生在每個學校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而這些學生中很多會成為“問題少年”。
2、學校原因(學生學業負擔過重、教師素質問題、學??茖W管理問題)
當前,由于不少中學還未很好地實行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軌,有些學校只關心學生的文化考試成績。學校領導和教師盯住高考和中考,不少中學的課業負擔體現為“三超”,即:超大的學習量,大量的作業、頻繁的考試、無休止的補課、大量的重復學習;超高的學習難度;超長的學習時間,加班加點,夜以繼日,使學生窮于應付,疲于奔命,根本沒有休息,導致心理上的疲勞,情緒焦慮不安。
有不少教育工作者還有觀念上的偏差,觀念陳舊,方法簡單,如把學習成績不好,看作學生學習態度有問題;學習不踏實、不刻苦,自控能力差、違反紀律的學生,看作是故意搗亂等等。一些中學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素質,來適應現代教育教學工作。
在對待學生的教育方法上,學校方面也有許多不足,例如,學校缺乏“以學生為本”的管理方法,缺少對學生的人性化管理,從而導致發生在學生中五花八門的事,在學校管理者的眼里很難被理解,直接影響了中學生的健康成長。
3、社會原因(不良風氣、不良網絡)
社會上某些不正之風影響著學生對學習的正確認識,扭曲了少數學生的心靈。如圖實惠,就業挑好工作靠“走后門”拉關系等不良風氣,在學生中產生極壞的影響,他們錯誤地認為“學與不學,學好學壞一個樣”,由于長期缺乏動力,消極被動地學習,“厭學”心理就逐漸產生。有的學生甚至完全無心學習。
網絡對學生的影響日益嚴重,網絡是把雙刃劍。它一方面在增長學生的見識,啟發他們的思維發展,提高他們的能力,促進學生的成長;另一方面,由于網絡管理的不完善,非法的不良網站和不良網吧隨處可見,一些骯臟的性、暴力等嚴重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東西充斥網絡,而這些又得不到有效控制??汕嗌倌甑姆直婺芰?、自控能力都還很差,這就自然產生了許多令人憂心忡忡的現象。據有關調查,不良網絡、網吧已經成為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主要“殺手”。我們從相關的媒體的報道中也可以經??吹揭蚓W絡而引發的各種青少年犯罪、離家出走、失蹤等問題的例子,而其中有的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删W絡對我們的青少年的吸引力是無可抗拒的。再說,作為一個現代人離開電腦、離開網絡是不可想象的。學生要上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任何人都無法阻止。校內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上網欲望,學生就往校外跑,導致學生逃學比例的增加。這其中的種種現象、種種矛盾對青少年的各種心理問題的產生埋下了禍根。
4、個人原因(生理原因、心理原因)
中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心理發展錯綜復雜,他們追求成人感、獨立性意向、自尊心等心理目標。但這些心理目標與現實生活中的依賴性出現矛盾,他們要求權利卻不愿盡義務,要求被愛而又不懂得愛別人。他們的自我評價能力往往落后于評價別人的能力,產生“明于知人,黯于知己”、“嚴以責人,寬以律己”的偏向。一些學生難以正確地評價自己,過于自信、自負,在強烈的自我表現欲和虛榮心驅使下,故意表現得橫蠻無理,甚至有意與教育者對抗,行為表現與教育者的意愿往往背道而馳。此外,中學生處在青春萌動期,容易出現早戀問題。這個時期,中學生要經歷心理發展的種種困惑、矛盾和挑戰,最突出的是對異性的好奇心和神秘感。由于他們個性心理發展和認識能力還很不成熟,所以那些“紙條戀愛”、“狂熱初戀”只不過是朦朧狀態下的沖動性和盲目性的表現。凡是落入情網的學生,十有八九精神萎靡不振,形成心理障礙。有的緊張、恐懼、羞澀;有的苦悶、自卑、惆悵、失望、孤獨、悔恨、憤怒。
青春期是一個人一生最美好的時期,也是特別重要的一個時期。我國歷來在這方面的教育就相當薄弱。學生在這方面的知識更是少得可憐,即使有那么一點,也可能是從報刊雜志、網絡等媒體上得來的,零零落落,很不健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的青春期有普遍提前的現象。他們的心理成長速度遠遠跟不上生理的成長步伐。我們的教育,包括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都還沒有提前跟上孩子的成長。社會上,僅有有關政府機構只有完成任務式的相關活動,根本沒有形成一種社會意識。家庭中,有的粗心的父母根本不關心子女的這些問題,或者干脆沒有意識到。學校里,我們現在僅有的一點青春期教育還從初中階段才開始,而根據青少年的生理成長情況,應至少提前到小學五、六年級。到目前為止,學校也沒有專門的課程來加以教育引導,以至學生在懵懂之中偏離了正常的航向。學生中各種各樣的早戀(也說交往過密)、非正常交往等情況就應運而生,還導致學生的不良性傾向、性格憂郁、自閉等惡性結果。
上一篇:麥田專家提醒你:春季高發抑郁癥下一篇:青少年時期的快樂,究竟被誰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