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做父母的如果想要和孩子達到真正的用“心”溝通,首先就必須要懂得做孩子的朋友;想要做孩子的好朋友,父母就應該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而平等交流是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最好手段。
有的父母通常都比較含蓄,喜歡把自已的愛埋在心里,但是他們不說出來,孩子們又怎么能夠理解和體會得到呢?千萬別把愛只埋在心里,應該把它放在嘴上,告訴孩子,你有多么的愛他。如果有工作上的快樂或挫折,也可以用比較通俗的方式講給孩子聽,不要認為孩子太小,理解不了,或是不想讓孩子知道,怕他傷心。否則,孩子始終會覺得自己游離于家庭之外,家里的事都不知道,他會有一種孤獨感。
也有的父母往往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就自覺成為他們的朋友。這些父母與孩子說話時,總是蹲下來,與孩子處在一個水平線上,并用雙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親切的目光對視著,和顏悅色,以商量的口氣與孩子說話。孩子們也似乎都很懂事,眨著眼睛,頻頻點頭。父母應當認識到,孩子雖然年齡小,個子矮,但他們是獨立的人,應當得到父母的尊重。
蹲下來,和孩子平視,表現在生活中父母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我們的周圍,很多孩子往往喜歡與家庭以外的成人交往,因為那些成人對待他們很像同輩,可是在家庭中往往就感受不到這種氣氛。
如果父母對孩子總是強調自己的觀點與尊嚴,而不顧及孩子的想法。那么,不僅得不到孩子的認同,還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叛逆,破壞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因而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和孩子的交往,應該是平等和民主的,而不是獨斷的。作為父母,應該放下家長的架子,努力和孩子成為朋友,只有做到這點,才能使孩子敞開“心”來與你溝通。
親子溝通寶典
老師說:家庭成員之間應該是真正的平等關系,每個家庭成員之間不能因年鈴的大小、職位的高低,而所擁有的地位不同。對于孩子,父母也應以平等的態度與之友好相處,在家庭中,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